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发布机构: 人社局 成文日期: 2023-10-19
信息名称: 关于修订《抚顺市工伤预防五年行动计划(2021-2025)实施方案》的通知
文号: 抚人社发〔2023〕22号 发布日期: 2023-11-01

关于修订《抚顺市工伤预防五年行动计划(2021-2025)实施方案》的通知

关于修订《抚顺市工伤预防五年行动

计划(2021-2025)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县(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工业和信息化局、财政局、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交通运输局、卫生健康委员会、应急管理局、总工会,各有关单位:

根据工作需要,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对《抚顺市工伤预防五年行动计划(2021-2025)实施方案》进行了修改,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贯彻执行。

 

抚顺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抚顺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抚顺市财政局             抚顺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抚顺市交通运输局           抚顺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抚顺市应急管理局              抚顺市总工会



                         2023年10月19日

 

(此件公开发布)

抚顺市工伤预防五年行动计划

2021-2025年)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辽宁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辽宁省工业和信息化厅 辽宁省财政厅  辽宁省住房城乡建设厅 辽宁省交通运输厅 辽宁省卫生健康委员会辽宁省应急管理厅 辽宁省总工会关于印发工伤预防五年行动计划(2021-2025年)的通知》(辽人社〔2021〕12号)要求,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完善工伤保险“预防、康复、补偿”三位一体制度体系。把工伤预防作为工伤保险优先事项,不断提高用人单位和职工的安全生产意识和工伤预防能力,降低工伤事故发生率,减少职业危害,促进劳动者实现稳定就业,推动抚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二、工作目标

全市工伤事故发生率明显下降,工作场所劳动条件明显改善,职业病防治制度措施落实,有效降低尘肺病等职业病的发生率;工伤预防意识和能力明显提升, “我要预防”“我会预防”的主动意识明显增强

、主要任务

)建立工伤预防联防联控机制

1.成立工伤预防联防联控机制领导小组。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牵头,会同工业和信息化、财政、住房城乡建设、交通运输、卫生健康、应急管理、总工会部门成立工伤预防联防联控机制领导小组,设立领导小组办公室(抚顺市工伤预防联防联控机制领导小组组成人员,见附件1)。

2.建立联席会议制度。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牵头,根据工作需要组织召开工伤预防联防联控机制领导小组联席会议,研究工伤预防重大事项,协调解决矛盾问题,推进工伤预防工作落实。

3.建立联合检查制度。组织工伤预防联合检查,帮助企业单位查找工伤预防制度落实盲点、预防措施弱点、设施配备漏点、宣传教育空点,督促用人单位认真落实工伤预防主体责任。

4.建立信息共享制度。完善信息交换、数据共享机制,实现人员信息、事故信息、职业病信息、涉及安全生产事故和职业病的工伤信息等相关数据共享,及时对各类安全隐患、工伤事故苗头性问题和职业病危害因素浓(强)度超标现象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手段重点治理,提出限期整改建议。对未按规定落实主体责任、未及时整改的用人单位及其主要负责人,相关部门应依据安全生产法和职业病防治法严肃处理。对有代表性或典型性的工伤事故,相关部门要及时通报,避免类似事故重复发生。

)明确盯紧工伤预防重点

5.加强分析研判。通过走访调研、利用大数据手段等方式对工伤事故(职业病)发生分布情况、安全制度落实情况、事故发生原因情况等进行系统分析,监控工伤事故、职业病高发领域、高发企业,为确定年度预防宣传培训重点领域、实施专项治理、费率浮动提供数据支撑。

6.确定重点领域。组织召开联席会议,研究确定年度工伤预防重点领域、重点企业,依法确定重点项目。本期计划主要围绕工伤事故和职业病高发的危险化学品、矿山、建筑施工、交通运输、机械制造等重点行业企业深入开展工伤预防工作。

7.开展专项治理。通过工伤预防宣传项目,对重点行业、企业精准制定治理策略,“按行施策”“一企一策”,开展专项治理。

)规范工伤预防费使用管理

严格落实《关于印发〈抚顺市工伤预防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抚人社发2019〕61号),切实加强工伤预防费使用管理。

8.工伤预防费提取。在保证工伤保险待遇支付能力前提下使用工伤预防费,原则上不得超过我市上年度工伤保险基金征缴收入的3%。

9.实行预算管理。市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按照预算法和社会保险基金预算等有关规定,根据工伤预防项目确定情况,将工伤预防费列入下一年度工伤保险基金支出预算。

10.工伤预防费使用。市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依据经费批复执行,工伤预防费主要用于工伤预防宣传和工伤预防培训。

)加强工伤预防宣传引导

11.协同借助重点时节宣传。各部门分别梳理编制本部门与工伤预防相关的宣传内容,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统一汇总编制《工伤预防宣传提纲》,分发至各部门共享。每逢“政务公开日”以及各部门系统内“宣传日”“宣传周”等重点时段、重要节点、重大事件时机将工伤预防作为重要宣传内容。

12.拓展手段渠道宣传。一是借助媒体力量宣传。主要利用报社电台、新媒体平台、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等平台通过发送推文、播放短片进行宣传。二是部门集中宣传。主要利用“政务公开日”“宣传日”“宣传周”,适时开展工伤预防“进工地”“进社区”“进企业”“进园区”活动,通过发放宣传资料、现场答疑、典型案例讲解等方式进行集中宣传。三是行业、企业内部宣传。主要由行业协会、机关企事业单位内部通过宣传讲解、板报专栏、文化长廊、车间警示、张贴海报、身边工伤事件剖析等方式进行宣传。鼓励工伤事故和职业病高发易发企业设立工伤预防警示教育基地,不断提高职工群众的工伤预防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13.突出重点宣传。宣传对象以工伤事故、职业病高发行业企业、工作岗位人员为重点,宣传内容以宣传职业病防治、安全生产、防粉尘防噪音、交通事故防范、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等方面的知识。

)开展工伤预防培训

严格落实《关于印发〈抚顺市工伤预防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抚人社发〔2019〕61号)关于工伤预防培训规定要求,鼓励采取线上培训和线下培训相结合方式,更加注重发挥线上培训作用。

14.申报预防培训项目。全市行业协会和大中型企业等社会组织根据本地区确定的工伤预防重点领域,于每年8月底前向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提出下一年拟开展的工伤预防项目,编制项目实施方案和绩效目标。

15.确立预防培训项目。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会同财政、卫健、应急管理等部门,根据项目申报情况,结合本地区工伤预防重点领域和工伤保险等工作重点,以及下一年工伤预防费预算编制情况,统筹考虑工伤预防项目的轻重缓急,于每年10月底前确定纳入下一年度的工伤预防项目。

16.实现培训全覆盖。各相关重点行业、企业开展工伤预防(安全生产、职业病防治)能力提升培训工程,主要培训高风险行业、企业分管负责人、安全管理和职业卫生管理部门主要负责人和一线班组长等重点岗位人员,企业建立安全生产培训机制,2025年底前实现上述人员培训全覆盖。

大力开展互联网+工伤预防

17.推进工伤预防在线培训落实。充分发挥信息化、大数据、人工智能在工伤预防方面的作用,一体化推进工伤预防信息共享、在线培训、考核评估,普及工伤预防科学知识、宣传工伤预防政策、开展工伤预防线上培训、强化工伤事故警示教育。   

)推进工伤预防专业化、职业化建设

18.发挥第三方机构服务专长作用。鼓励有能力的大中型企业发挥示范作用,带领同行业中小微企业开展工伤预防工作。支持有条件、有能力的第三方专业技术服务机构积极参与工伤预防工作,建立长效服务机制。鼓励第三方服务机构参与工伤预防宣传培训项目竞标,对工伤预防工作进行长远规划,实现工伤预防工作系统治理。

)加强对工伤预防工作的考核监督

19.加强全程监管。对工伤预防项目实施情况采取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监督管理,按照项目进展安排全程检查、全程跟踪、全程问效。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部门要切实负起责任,落实安全生产职业卫生法律法规规定的各项职责,负责各自领域工伤预防项目的实施和监管。工会组织要切实发挥好监督作用,督促企业落实工伤预防主体责任,切实维护好职工合法权益。人社部门要充分发挥牵头部门作用,建立部门联动工作机制,及时召开联席会议,研究解决工作推进中跨部门、跨行业的棘手问题和重大问题。

(二)勇于创新发展。加强对项目实施情况动态监测,制定项目评估验收标准,建立示范引领和奖惩激励机制,加大工作引导力度,增强用人单位履行主体责任自觉性。要探索建立工伤预防培训机构和线上培训平台推荐清单制度,探索创建一批可操作、可监管、可评价、可推广的工伤预防工作模式。严把第三方培训实施机构资格条件,通过招投标公开、公平、公正选择有能力、有经验的第三方服务机构,确保工伤预防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三)严格基金监管。项目开展前,要加强预算编制管理,确保经费投入,为开展工伤预防提供有力支撑。项目开展中,要加强基金监管,严格履行相关规定和审批程序,确保工伤预防费依法合规支出和使用。项目完成后,严格落实项目验收评估制度,项目达到绩效目标且评估验收合格后,方可按相关规定支付余款。要严格基金使用管理,防止弄虚作假,坚决杜绝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确保工伤预防工作规范、有序开展,确保工伤保险基金安全运行。

(四)建立长效机制。各部门要从体系、全局、根本的角度健全抓落实长效机制,形成治理方案、过程监督、结果评估三位一体的工伤预防治理体系,杜绝一阵风一刀切,推动工伤预防工作日常化、规范化、机制化。以五年为一个周期,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保持政策稳定性和工作连续性,久久为功,常抓不懈,推动工伤预防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

附件:1.抚顺市工伤预防联防联控机制领导小组组成人员

2.抚顺市工伤预防项目申报表

3.抚顺市工伤预防项目申报格式文本

 

 

 

 

 

 

 

 

 

 

 

 

附件1:

 

抚顺市工伤预防联防联控机制领导小组组成人员

 

市工伤预防联防联控机制领导小组组成人员如下:

 长:黄文来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

副组长:王森林   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副局长

建伟   财政局副局长

     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副主任

田福荣   市应急管理局三级调研员

   员:王守宏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工伤保险科科长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人事教育科科长

震南    市财政局社会保障科科长

宋金辉    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总工程师

      市交通运输局机关党委办公室(人事教育科)主任(科长)

李恩山    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疾病控制科科长

逯文举    市应急管理局法规科科长

甄云学    市总工会劳动和经济工作部部长

抚顺市工伤预防联防联控机制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工伤保险科(市劳动鉴定委员会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

附件2

抚顺市工伤预防项目申报表

 

单位名称(盖章):                                                 填报日期:

申报机构


项目名称


业务范围


预算金额


法人代表

姓名及身份证号码


联系电话


项目负责人

姓名及身份证号码


联系电话


申报项目理由

(可附页)

项目实施方式

(请在对应方式后打钩)

申报机构直接实施


委托第三方实施



 

 

主管部门审核意见:

 

 

     盖章

 

                                           

 

 

工伤预防领导小组意见:

 

 

 

 

                      

 

 

                                                              


附件3

 

抚顺市工伤预防项目申报格式文本

(编写提纲)

 

一、基本情况

(一)工伤预防项目基本情况:申报组织或机构名称、法人、地址、电话、工作人员、资产规模、业务范围、历年相关项目案例等情况。

(二)工伤预防项目负责人基本情况:姓名、性别、年龄、职务、职称、专业、历年项目负责情况,与项目相关的主要情况。

二、申报项目规划

(一)预申报项目的相关规划。项目开展的服务范围、需求分析、发展情况等。

(二)预申报项目的可行性分析。项目实施流程和环节、设备和人员配置、经验、时间安排;费用预算合理性及可靠性分析等。

(三)预申报项目实施风险及不确定性。实施过程存在的主要风险与不确定性分析;对风险的应对措施。

三、实施条件

(一)硬件设备。项目开展需要的各种设备。

(二)人员条件。项目开展必备的负责人及其管理能力、主要技术人员的姓名、性别、职称、专业、工作年限等。

(三)技术条件。从事工伤预防业务证明材料;开展项目使用的方法和技术手段等。

(四)其他相关条件。

 

 

 

 

 

 

 

 

 

 

 

 


附件下载:
视频: